进门难,近门也难!早晚高峰还要出动警力...上海各大医院门口,能否更畅通更友好?记者实地走访→
医院门口
是人流高度密集的空间
不仅车辆易在此拥堵
就医者和步行通过者也常常
摩肩接踵,体验不佳
每到早晚高峰时间
出动警力维持医院门口的秩序
更是一种常态
那么,在有限的空间中
医院门口能否通过
更好的动线设计、
更精细化的管理
变得相对有序和便捷呢?
记者跟随同济大学
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潘海啸
走访几家医院门口
听他现场分析
堵点如何造成?
怎样的细节改动
可提升人们在就医路上的体验?
协调机制比结果更重要
记者:医院究竟需要几个门,如何设置大门,有什么讲究吗?
李正涛:医院从规范角度要求,不应少于两个门。一个为人员正常出入口,一个为医疗废弃物、物流等出入口。这是最低要求。
理想状态,大门根据功能来区分。比如门诊一个口,急诊一个口,住院一个口。救护车进入急诊比较方便,探视的亲友也不用与门诊病人在同一个口排队。此外,最好能为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安排单独出入口。
记者:那么门口步行道有宽度规定吗?
李正涛:一般不少于1.5米。新华医院步行道上有一些障碍物、电线杆、停车区等,真正可供步行的宽度不好算。
这背后涉及不同部门的协调。比如,市政部门负责马路,消防部门负责消防设施,绿化部门负责绿化建设,交通部门负责公交站,各有管辖范围和职权。有时候弄得不巧,在一个空间里,可能与医院门口空间没有很好地衔接。
记者:医院门口空间的畅通和有序,您从设计角度怎么看?
李正涛:大体来说有两种解决思路:或者院内解决,或者院外解决。我们曾经有过一个案例。该医院占地很小,只有一条短路可以开大门,按照要求,我们设计了两个口子。但是马路势必拥堵,怎么办?房子集中在中间,建筑外面成为环路,人如果太多,可以沿着环路排队,只要人流有序流动,就不会堵住外面的马路。但这是囿于客观条件,没有办法的办法。
一般而言,新建医院时,交警部门、交通评价部门会一起介入,对一些问题进行专业评估,比如在什么位置开口更加合理。
最近几年,我们的团队多次参与美丽家园建设等项目。打破管理边界,多部门协调,针对空间上的细节和痛点逐个研究,希望这样的机制越多越好。
记者:从您的体验角度看,医院门口打造友好空间,需要注意哪些方面?
潘海啸:第一,满足行人走路的基本宽度。很多医院门口人行道寸步难行,不是个案。需要合理规划机动车、步行者的动线,彼此界线分明不冲突。
第二,公共交通尽可能无缝对接,这样才能鼓励健全人多使用公共交通。医院有限的停车空间应更多为老弱病残群体留出,而不是反过来,为了管理机动车、人流,把公交车站越挪越远。
我注意到新华医院的儿科大楼,大堂内部就有直达电梯进入地铁站,十分便捷,这是值得鼓励的。但通往地铁站的地下长通道,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。
第三,无障碍设施到位,多为轮椅群体考虑。一定间距要提供坐下来的设施。不然高峰时期,医院门口的绿化坛或地上就会坐满人,增加管理难度。并且,医院最好有封闭的走廊、连廊,可遮风避雨。
第四,医院门口人流量大,需要控制车速,交通干道上开门不是一个好选择。国外把医院门口交通称作“安宁交通”,刻意缩小机动车道,降低车速。如果一定要建快车道,必须有安全岛设计。
第五,周边可步行范围内,协调停放机动车的空间。比如,新华医院对面的商场有停车库,但与医院并不连通,很多人也不知道。
最重要的是,各部门坐下来共同协商,把医院门口空间作为共同话题。它不是一天能解决的,一下子给出的解决方案往往会带来新问题。把协商机制建立起来,动员相关基层单位,不断寻找优化方案。协商机制比短期拿出一个结果更重要。
记者:就医体验,不仅指医院内,更是从家门口到医院的整个过程。
潘海啸:上海目前没有关于医院门口空间的导则规范。一家医院门口是否友好,与空间大小、建筑新旧没有直接关系。
医院门口停车时间太长,就会影响空间周转的效率。如果医院车库不够,应该允许建立立体车库。如果立体车库不行,那必须改善周边公共交通。
有时候改变一点细节,就能改善就医体验。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哪里?有时候未必是多么新的设施、多么美的环境,而是在不起眼的细节中,在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中。